風災後,吉澳鴨洲深度遊

作者:李以強 (沙頭角故事館館長)
相片鳴謝: Louis Hui

颱風山竹之後,第2次到吉澳鴨洲,藉著今次深度遊,看看颱風帶來的破壞和影響。

天氣晴朗乾燥,十多人乘搭馬料水街渡,穿過紅石門和印洲塘,船隻特意繞走鴨洲的鴨頭,讓遊人欣賞蟄伏在海上的巨鴨,發現巨鴨身上被插了3枝杈,破壞了景觀,感到非常可惜!鴨洲上岸後,首先看到的是用水泥建造的直升機坪,被破壞得支離破碎,沒有一處平坦。鴨洲島為香港少有的角礫岩石質,由於島的東面風浪較大,受到不斷的沖刷侵蝕,形成懸崖峭壁,非常壯觀;深陷的崖牆就像屋簷為遊人提供遮陰休息的地方。在大水退下,寬闊的海蝕平台出現生氣勃勃的潮池,棲息著各種螺類、蟹、蝦虎魚和海膽,而出露的岩礁滿佈石蠔。

著名的鴨眼洞變化不大,惟四周垃圾依然,大煞風景。昔日的海上廁所,已被完全摧毀。

走到村民的排屋,風災時泥沙沖入屋,高近2尺,據說泥沙乾涸後,很是結實,不易鏟走,幸得眾多義工不辭勞苦的協助,都已清理乾淨。扭曲破爛的鋁窗成了風災破壞程度的証據。村民談起海浪來襲時顯得猶有餘悸。

在吉澳午飯後,遇見笑容滿掛的姨婆,侃侃而談往事近況,並為兒子成就感到驕傲。走在漁民村大街,兩旁的垃圾堆積如山,村民表示已清走了三分一,但剩下的依然震撼。沿海岸走到巨人頭像,幸好形像如舊,惟底部及附近的角礫岩斜坡,表土和野草都被海浪捲走了,露出較堅硬的基石。

燈塔旁的岩礁,貼伏了許多「日本花棘石鱉」,形狀怪異,牠們以岩石上的海藻為主要的食糧,切勿把牠強行拔出,這會令牠們受到傷害。走到東灣,依然無奈,為何如此美麗的海岸和沙灘,總是被四散的各種垃圾佔領了。

當登上高棚頂及龍脊,從高處望向東灣和澳背塘,清澈的海水,金黃色的沙灘,彷似世外桃源,風景美極了,但回想剛才沙灘上看見的垃圾,感到痛惜。希望大家努力,用行動源頭減廢,還我們美麗海岸。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