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違了的窄軌蒸氣火車頭 (二) 粉嶺-沙頭角鐵路支線

筆者:紙鳶

在1911年,由於九廣鐵路(英段)擴展,改成雙線標凖車軌行走香港至廣州,剩下及拆除窄軌火車留下的大量物資,當時的新界北約理民府建議香港政府興建由粉嶺至沙頭角支線,並有意在日後開通至西部的青山、屯門一帶,得到殖民地政府的同意。1911年興建「粉沙」窄軌鐡路支線,首先需要搬遷村民的祖先墳墓,並用牛馬車運送物資,由於工程没有遇到大的阻滯延誤,在1912年4月1日通車。開始時,每天往返四班次,列車上有售票員,平均需要55分鐘走畢全程。

洪嶺站
一個仍是滂沱大雨的清晨,正憂心行程會否取消改期,幸運地雨過天晴,一衆友好齊集於粉嶺火車站,滿懷着好奇探索的心,踏上尋覓之旅。首站去到在沙頭角公路流水響廻旋處旁的洪嶺車站遺址(現稱孔嶺)。

眼前出現一棟長方型灰白色鄉村平房,被鐵絲網所包圍,屋頂加建鋅鐵蓋保護。這間細小的車站建築物,是一座附帶簷篷走廊的五間房金字頂水泥磚屋,於1911興建,1912-1928年投入服務。洪嶺站是粉沙鐡路三個分站之一,現存的唯一簡陋的車站建築,它包含了售票、候車、厠所等五個房間,曾經被用作路政處的物料倉,已評定為三级歷史建築。

在拍照其間,遇上一位騎單車的老村民,向他問及車站的往事,他表示荒廢已久,有段時間曾被缺德的市民抛棄建築物料,幾近毁了整棟小屋,及後當局收到投訴通知,清理後,重新鬆上油漆,圍鐵絲網,但是不予開放參觀,讓它空洞洞的佇立在路旁,只有木棉花絮飄泊在屋頂簷篷上,春去冬来,清冷淒涼,感到可惜。

憑吊一番後,在離開時發現路口有一方石路牌,刻著「漁農處高埔農業辦事處」(漁農處成立於1912年),亦算是令人喜出望外了,從前新界東北區的人口衆多,魚農産品豐盛,故此當局在高埔設立辦事處管理站,直到現在,附近的安樂村安居街仍有在1989年開業的「北區臨時農產品批發市埸」,亦印證當年選擇在洪嶺(孔嶺)建車站的因由了。待續…………

資料來源:

  • 香港鐵路博物館
  • 粉沙窄軌火車,軌寛2英尺(610毫米)
  • 香港鐡路標凖車軌4英尺8.5寸(1435毫米)
  • 漁農自然護理署
  • 照片現埸實景拍攝
  • 維基網络圖片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