導遊也不知道的故事(三) – 山咀村協天宮門外的矮墙

作者:魚毛

話說很久以前,沙頭角山咀村的協天宮前曾是一條通往海邊的主要道路。很多人從廣東内陸如惠陽、新安(現為深圳)等地經海路登岸後,由此古道進入沙頭角蓮麻坑一帶謀生,同時,不少人客死異鄉的遺體也會經此路運返家鄉安葬。

由於運送遺體的人擔心協天宮所供奉的關帝形象太正氣,會嚇窒遺體内的靈魂。故在協天宮門外建一道高墙以阻擋煞氣,好讓靈魂與遺體一同順利返抵家鄉。

但究竟何時由以前的高墙變成現在的矮墙,有待訪查。

註:協天宮於1895年建成,主要供奉關帝(又名協天大帝)。廟宇曾於1920年代改作福德學校。1959年起,協天宮側廂曾改作山咀公立學校的校務處及班房,於2016年學校擴建新校舍後改為儲物室。

故事來源:沙頭角山咀公立學校老師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